鼾症危害

儿童打鼾需要重视

儿童打鼾

(俗称“打呼噜”)

是一个

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健康常识的丰富

越来越多的家长

已经意识到了打呼的危害

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儿童鼾症

1小孩子为什么会打鼾?

鼾症,是一种常见病,所有年龄层的人都会发生,医学上叫做“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意思是睡眠的时候,由于呼吸道堵塞出现通气量不足或者暂停,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并发症。

任何可能造成气道狭窄的因素都会引起鼾症发生。我们人在睡眠的时候,呼吸的气体依次通过鼻腔、咽腔、喉腔,进入气管。一般喉、气管很少出现问题,除非有先天疾病或者急性炎症,所以常见的堵塞部位在鼻腔和咽腔。如果这两个地方发生不同程度堵塞,由于通气量的不足,导致需要张开嘴巴来帮助通气。气流从口腔进入咽腔时,冲击软腭,就会引起打鼾声。

小孩比较常见的病因一般有:鼻腔炎症、息肉、中隔偏曲等,都会造成鼻塞、鼻咽部腺样体肥大或者口咽部有扁桃体肥大,随之造成咽腔狭窄,引起打鼾。

2儿童打鼾有什么危害?

鼾症对于全身都有影响,尤其对于儿童危害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颌面部发育畸形。由于儿童鼻腔颌骨处于持续发育阶段,张口睡觉的姿势会导致腭骨高拱,进而引起上排牙齿不齐甚至严重畸形,直到孩子换牙时到口腔科就诊后才发现问题,家长后悔不已;

另外,鼻腔空间的压缩会引起鼻中隔及鼻窦发育异常,导致鼻塞、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反复发作。肥厚的上唇盖不住外露的牙齿,加上长期缺氧引起的反应迟钝、面容呆滞等,表现为典型的“腺样体面容”。

2、因为气道的阻塞,氧气供应不足,孩子睡眠质量不佳,白天可能有头昏、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反应迟钝和行为脾气的异常;严重者晚上睡觉因为大脑缺氧影响睡眠结构,导致生长激素等分泌不足,进而引起身体发育不良,偏瘦小。

另外,长期低氧血症易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将继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3.由于局部阻塞引起鼻腔及中耳引流不畅,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腺样体和扁桃体成为细菌滋生的慢性病灶,引起鼻腔鼻窦、中耳炎症的反复发作。如果儿童鼻窦炎迁延不愈、中耳炎反复发作或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就要考虑进行腺样体的检查及手术切除。

3如何判断打鼾严重程度?

如果平躺打鼾、侧躺不打鼾,一般不严重,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嘱咐孩子侧躺睡眠;如果侧躺打鼾,甚至经常趴着睡觉,或者出现较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呼吸音消失大于10秒),建议及时来院就诊。家长可以晚上录制一段孩子睡眠的视频(5分钟左右),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评估。

医院后,需要通过一些查体和检查来帮助确诊和确定病情严重程度。符合条件的可以做儿童睡眠监测,以测定孩子打鼾的严重程度;查体可以确定是否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解剖结构异常、中耳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

鼻腔后段及腺样体所在的鼻咽由于位置深,不容易观察到,需结合鼻内镜检查或X线、CT等辅助检查手段综合判断。一般6岁以上能配合的儿童可选择内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鼻腔及鼻咽部的阻塞情况,对于鼻炎、鼻窦炎的诊断也有帮助;

不能配合或者年龄较小的孩子则可以选择腺样体X线侧位片,它能准确评估腺样体的大小,缺点是对于鼻腔情况的评估稍差,若结合前鼻镜检查也足够。CT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尽量避免射线对孩子的影响,通常只有在怀疑中耳胆脂瘤或鼻腔息肉、肿瘤等,用来进行术前评估。

4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主要分3个方面:

1.生活习惯。规律休息,白天避免太劳累,饮食规律,睡前3小时不吃东西;尽量减少或避免咖啡、奶茶等摄入;肥胖者需减肥,侧躺睡觉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一部分轻症患儿的症状。

3、手术治疗:主要有鼻腔内息肉、肿瘤切除,局部畸形的矫正,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分泌性中耳炎置管等治疗方式。选择治疗方案前,需要对患儿气道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是鼻炎,可能需要控制鼻炎;如果是鼻腔内息肉,则需手术切除息肉。

腺样体、扁桃体是否肥大及程度,药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切除,对于每个患儿都不一样,需要通过查体和检查明确个人状况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5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手术通常是指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单侧或者双侧),要在综合评估患儿目前打鼾严重程度,已经出现的不良影响(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听力情况、中耳炎发作频率、牙齿颌骨发育情况、学习成绩、精神行为状态)、患儿年龄、目前客观检查提示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切除腺样体、扁桃体后对其局部免疫力的影响,不同年龄手术及麻醉的风险等进行全面、综合、科学、客观的评估,同时结合家长的意见来决定是否进行手术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尤其家长的意见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医生将患儿情况全方面评估、和家长充分沟通后共同决定。

6切除腺样体、扁桃体会不会引起免疫力下降?

临床大数据证实,4岁以上的患儿同时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绝大多数不会引起免疫力下降;然而,4岁以下患儿手术则需要慎重决定,因为儿童的体液免疫尚未发育完全,仍然需要局部免疫器官发挥免疫作用。

7手术风险多大?

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手术:主要是出血,一般发生率较低,小于1%。

二是麻醉:手术需要全麻,对于3岁以下儿童麻醉风险相对较大。安全起见,我院目前只接收6岁及以上儿童的手术治疗。

8全身麻醉会不会影响儿童智力?

麻醉药物主要是起镇静催眠作用,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没有完全代谢出去,孩子可能会反映迟钝,但药物一般24小时就会完全代谢出去,所以不会对身体有影响,更不会影响孩子智力。

医生的话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症(简称OSA)是一种会对孩子各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的疾病。由于平时表现不像其他疾病一样,产生迅速而明显的症状和危害,因此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对孩子的危害却是日积月累,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学习,生长、发育,所以需要引起家长重视并及时干预。

文字:周寅飞

图片:耳鼻咽喉科

编辑:刘玲

校对:周洋辉

审核:陆伟芬

邮箱:lysrmyy_yb

.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iub.com/hzwh/1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