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危害

世界睡眠日知否知否打鼾需警惕文末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而打鼾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据统计,有30%以上的成年人会打鼾,男女比例约为3∶1,60岁以上男子更是高达50%。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的主题是“健康睡眠益智护脑”。

“打鼾”是一种病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打呼噜的症状,可是您知道吗?打鼾也是病,在医学上打鼾又叫睡眠呼吸暂停,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

1

“打鼾”人群有哪些呢?

肥胖(成人、儿童;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群);

老年人;

高血压患者;

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颜面部发育异常者(天生有小下巴、下颌过长、颌退缩、舌体肥大);

特殊人群——解剖结构异常(扁桃体肥大、鼻息肉、鼻肿瘤、鼻中隔偏曲、腭垂及舌体肥大等);

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代谢障碍:更年期妇女);

工作强度大的人。

2

打鼾是怎样形成的?

打鼾的生理基础实呼吸道局部的阻力增大,气流通过时冲击黏膜产生共振而发出声音。当人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下意识地适当收缩咽喉部肌肉,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而处于熟睡状态时,局部肌肉松弛,咽喉黏膜增生肥大及舌根后坠等因素可进一步加大气道阻力,空气通过时产生涡流引发黏膜振动,鼾声由此产生。

3

打鼾=睡眠呼吸暂停?

如果只是在过度劳累、饮酒或深睡时出现轻微的鼾声,这样的情况就称为“单纯鼾症“或“良性鼾症”,只要不出现呼吸暂停,对身体就不会有多大危害。

如果打鼾时打着打着突然声音停止了,同时呼吸也暂停十几秒钟(有时甚至长达1~2分钟),就属于异常情况。

倘若一个人在一晚7小时的睡眠中,出现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状态,医生就可以诊断为“病理性鼾症”。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最常见的睡眠呼吸暂停类型。患者的上气道于睡眠时阻塞,原因可能是咽喉组织肥大,舌体肥厚或维持上气道通畅的肌肉松弛等。空气不能顺利通过呼吸道,引起呼吸暂停。

如果您的呼吸暂停主要由上呼吸道阻塞或狭窄引起,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OSAHS的主要症状

早起感觉未睡够,依然十分疲惫;

夜间反复憋醒,夜眠不宁,不自主翻动,甚至昏迷抽搐;

鼾声有间歇,数秒至数十秒后鼾声再起;

醒来后头痛、头晕、并感到口干口苦;

白天易疲乏、嗜睡、甚至在工作或驾驶时睡着;

暴躁易怒,晨起血压更高;

注意力不以集中或记忆力下降,夜尿增多。

OSAHS的危害

严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导致夜间睡眠节律的严重紊乱,影响工作效率;

即使一天有十几个小时都在睡觉,却仍感到疲乏、嗜睡,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生产操作性事故等一系列社会危害,有资料显示近1/3的交通事故是因司机打瞌睡引起,而缺氧是造成司机困倦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鼾意味着缺氧,长期的缺氧,会使血氧浓度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逐渐发展可导致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心律失常、脑中风、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严重的鼾症、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甚至可以诱发猝死。

正确诊断、及早治疗十分关键。

医院宿迁分院(医院)耳鼻咽喉科引进美国安波澜(EmblaN)睡眠记录系统,它是多导睡眠检测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金标准,能精确记录患者睡眠时脑电、心电、肌电、眼电、胸腹呼吸、鼾声、口鼻气流和热敏、血氧饱和度、体位等睡眠呼吸参数。了解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和时间,两种睡眠时相和各期睡眠比例,觉醒时间和睡眠总时间等,正确评估和诊断失眠,发现某些失眠病因,如脑部病变,抑郁症,睡眠呼吸障碍,肢体异常活动等,是唯一可以客观、科学、量化地记录和分析睡眠的仪器。通过整晚记录数据后,专业人员对OSAHS进行诊断分析,知道其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呼吸暂停次数和低氧程度,综合判断其轻重程度。排除睡眠认知错误观念,让患者对自己的睡眠质量有一个客观评价和认知。

多导睡眠监测房间实景图

珍爱生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iub.com/hzwh/11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