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鼾症>>鼾症治疗>>厦门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斌金庸古龙引>>
余斌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与其他医者或因出身医药世家,或因从小对这一职业景仰而走上行医之路不同,余斌会选择做大夫,要归功于两个人——金庸和古龙。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非常痴迷看武侠小说。书中关于武林高手救人时,施针用药、运功疗伤的情景描写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因此慢慢地对中医产生好感,高考时就报考了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这样,一个热爱武侠世界的少年,医院校的医学生。
师从老中医精进医术
进入大学开始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后,余斌发现中医学远比武侠小说中描写的博大精深得多。“学习过程中我见识到了金庸古龙笔下所述的针灸、经络在中医上确有其事,也了解到了诸如气功、内功等是小说中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在大学里,余斌研习了《黄帝内经》、《易经》等中医经典学说,跟随老师学习如何用“一个枕头三根指头”治病救人,徜徉在中医学说浩瀚的海洋中。
在中医学说中,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表面出现的病,都是因为脏腑的不协调所导致的,这点在余斌的专业五官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余斌进一步向《台海》杂志记者解释说,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如果观察到这七个部位发生变化,就可以了解相应脏腑的状况。
年,余斌毕业后回到家乡医院,正式开始行医生涯。“医院还在镇海路,由于该区域医院承担医疗任务,中医院就发挥自身优势,基本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主,西医为辅,我们五官科也是如此。”余斌向《台海》杂志记者透露,在他行医的前七八年里,基本上是以西医检查诊断疾病,中医理论指导用药看病。
在余斌职业生涯初期,他有幸得到中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国医大师干祖望的指点。“干祖望老先生当时被我院聘请为名誉院长,每年大概会有几个月亲临厦门坐诊。我就跟在边上帮他抄药方,学他如何为病人看诊。”余斌说,能够得到师从干祖望的机会,是很多五官科中医梦寐以求的,他从中受益匪浅,为此心存感激。
进修西医拿起外科手术刀
年,厦门市医疗资源重新分配,中医院东迁至湖里江头,承担起岛内东部的医疗任务,这也就意味着许多西医科室开始新建,许多纯中医科室开始向中西医结合转型。与此同时,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耳鼻喉科专医院,他带来了国际上领先的理论技术,耳鼻喉科医生也在他的带领下开始研习西医技术。
做了七年的纯中医,突然要学习西医拿起手术刀,使用仪器设备为患者治病,压力和挑战之大可想而知,但余斌选择了迎难而上。经过三年的系统培训和刻苦专研,在有了一定的西医基础之后,余斌选择了到上海交通医院耳鼻喉颈外科鼾症诊治中心进修。“在六院进修的那一年,我见识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病症,也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治疗手段,使得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鼾症和耳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技术水平提高显著。”谈及进修对自己的帮助,余斌如是说。
采访过程中,余斌谈及他收治的病人特点时,表示不少医院误诊的经历,这也是耳鼻喉科疾病的一个特点。“洞小病深,不借助先进的检查设备,常常会误诊疾病,”余斌说,“我曾经看过一个15岁的少年,他老是觉得听力下降,医院检查了说是中耳炎,但开药吃了怎么也不见好,医院求诊。”余斌听完患者描述病情,先是小心翼翼清除患者耳中的耵聍,发现患者耳部有异样,拍片检查后发现原来是一颗胆脂瘤影响到了患者听力,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失聪。余斌当机立断为患者安排了手术,将胆脂瘤切除后在患者耳中植入人工听骨,这样既帮助患者恢复了听力,又防止了中耳胆脂瘤颅内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医院耳鼻喉科发展迅速,从几个人的小科室快速正常成为拥有19名医生的大科室。余斌认为,除了团队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外,院方对科室的大力支持也功不可没。“耳鼻喉科需要用到很多精密仪器,贵的甚至上百万,但只要是科室申请上报,院方都有求必应。”有了先进设备的加持,耳鼻喉科医生如虎添翼。
虽然近些年来运用西医技术为患者看诊手术居多,但余斌从未忘记自己出身中医。“作为一名医者,尤其是中西医都学过之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无止境。现今社会对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不思进取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只有不断进取的医生,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余斌说。
慢性咽炎的预防慢性咽炎症状表现多样,咽部不适,有异物感,痰粘滞感,总感到咽部堵塞、发胀、灼热、干燥、发痒等。生活调养:戒除不良嗜好,避免烟、酒、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尤其流质食物;多喝开水,吃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声过度;少熬夜;注意口腔卫生。精神调养:保持健康向上的快乐精神,遇事想得开,不钻牛角尖。坚持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自我锻炼。文/《台海》杂志记者方锐
通讯员/李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