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鼾症>>鼾症治疗>>政务公然1>>

鼾症治疗

政务公然1

政务公然

宜城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双试点”的8个县市之一。去年底以来,宜城市围绕两项改革做了大量工作,获得阶段性成果,遭到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的肯定。《半月谈》杂志社近期深入到宜城进行了调研采访,并在11月10出版的第11期《半月谈(内部版)》聚集宜城为基层深改当好先锋的做法和进展情况,在“改革前沿”栏目刊发了对宜城市委书记李诗的专访报导。

宜城历史上,年龄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从这里动身,到洛阳找周王问鼎,这是开先河的历史事件。宜城市委书记李诗说,这次承当“双试点”也是开先河的,宜城将依照国家、湖北省和襄阳市的要求,大胆探索、敢试敢闯,不墨守成规。

据了解,宜城在此次的新型城镇化改革中,将出发点和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上。目前宜城市新型城镇化试点计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围绕这项改革共编制了502个项目,组建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年度和中长期项目库。

宜城市对农村宅基地改革,则首先把准脉、开对方,组织市、镇、村三级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汲取外地宅基地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规合一”、“按时段实行阶梯式分年度有偿使用”、“无计划不审批、无设计不建房”等9个改革创新点。目前,整体试点方案已获国土资源部批复,第一批8个试点村(社区)改革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对常有人担心改革会影响发展的问题,李诗认为,县域经济发展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加快改革就有掉队的危险,不深化改革就有后劲不足的可能,“双试点”恰好为宜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人的城镇化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持,宜城目前正在扛着工业大旗,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水晶制造和精细化工等产业。童话故事里灰姑娘的奇异水晶鞋,在宜城已不是童话了,宜城市从开始引进大力水晶产业,用一年多的时间,到2014年底产值就突破70亿,几近在一夜之间成为“中西部水晶之都”。而且宜城市发展产业时,计划和环保先行,仅水晶产业上就投入近亿,做了产业计划和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管搜集系儿童白癜风的原因统。

“基层深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通过前期扎实的调研和实践,宜城对改革前景充满期待,现已提出明确目标,到2017年获得“四大成果”:小河镇新型城镇化示范镇通过国家验收;宜城市转移农业人口7.5万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构成可推行、可复制的经验;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到2020年,完成“四大任务”:宜城市转移农业人口1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达5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构成可推行、可复制的宜城经验。

同时,为避免改革步伐踏空、踏错,宜城市坚持顶层设计原则,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所有的方案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大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大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搞好试点中的试点,一步一个脚印,不贪大求全,更不急功近利。

《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拜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摘自《半月谈》)

中共宜城市委书记李诗:为基层深改当好先锋

湖北宜城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双试点”的8个县市之一。从去年底以来,当地围绕两项改革做了大量工作,获得阶段性成果,遭到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的肯定。《半月谈》杂志社近期深入到宜城进行了调研采访,并在11月10出版的第11期《半月谈(内部版)》“改革前沿”栏目刊发专访文章。

半月谈袁志国通讯员何维国

2014年底和今年3月,湖北省宜城市前后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和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双试点”的8个县市之一。如何当好基层深化改革的先锋?近日,半月谈来到楚国故都宜城,专访了宜城市委书记李诗。

“这是个大底子,掉不起”

:宜城市同时承当两项国家改革试点,作为宜城市委书记你有甚么感受?

李诗:在宜城的历史上,年龄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从这里动身,到洛阳找周王问鼎,这是开先河的历史事件。这次承当“双“这是个大底子,掉不起”试点”也是开先河的,既然是中央交给宜城的任务,我们就没有退路,这是个大底子,掉不起。我们将依照国家、湖北省和襄阳市的要求,大胆探索、敢试敢闯,不墨守成规。

:现在两个改革进行得怎样了?

李诗:整体比较顺利。各地在城镇化建设中过去有一些教训,比如出现农民“被上楼”等现象,所以我们这次改革试点有前车之鉴,将城镇化的出发点和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上。目前新型城镇化试点计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围绕这项改革我们共编制了502个项目,组建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年度和中长期项目库。

农村宅基地超面积是一个普遍现象。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最多的一户宅基地面积到达400平方米。所以,宅基地改革必须把准脉、开对方,为此我们组织市、镇、村三级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汲取外地宅基地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规合一”“按时段实行阶梯式分年度有偿使用”“无计划不审批、无设计不建房”等9个改革创新点。目前,整体试点方案已获国土资源部批复,我们第一批8个试点村(社区)改革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县域经济“火拼”时期,惟有深改才有机遇

:常有人担心改革会影响发展,这次“双试点”对宜城发展会有甚么影响?

李诗:湖北的县域经济发展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已进入了“火拼”时期,不加快改革就有掉队的危险,不深化改革就有后劲不足的可能,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就是给自己的发展挖坑埋雷。对宜城来讲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双试点”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人的城镇化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持,所以我们提出要扛起工业大旗。老百姓在城镇有稳定的工作,才会有在城镇生活居住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前期专家团队的测算,宜城市农民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本钱为12.4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我们要完成的是10.5万人的市民化任务,这将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投入。

再比如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如果顺利完成,我们可以勤俭出超过5万亩土地,这是很可观的资源。农民的房屋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后,他可以拿去弄抵押贷款,为农村经济发展“输血”。

:针对人的城镇化,宜城培养了哪些特色产业?

李诗:我们主要的产业是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水晶制造和精细化工。童话故事里灰姑娘的奇异水晶鞋,在宜城已不是童话了。从2013年7月开始引进部份水晶企业,到2014年底产值就突破70亿,短短一年多时间,我们的水晶产业从无到有,一夜之间成为继浦江以后的全国最大的水晶加工基地。因此,宜城被誉为“中西部水晶之都”。

这是我们捉住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但我们不是简单的承接,而是站在环保“肩膀”上的承接。为做好水晶产业,我们投入近亿,做了产业计划和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管搜集系统。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15年发展战略:5年内,实现水晶产业年产值150亿;10年时间,实现年产值300亿,把宜城打造成为中国水晶产业城;15年时间,实现年产值500亿。如果这个目标顺利实现,可以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他们留在城里。

基层深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打头阵的先锋可能会面临失败的风险,对改革前景你是怎样评估的?

李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我们对待“双试点”的基本态度。现在改革的确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在农村宅基地改革方面,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触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当不了家、做不了主,想征求意见、达成共鸣比较困难;另外,农村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必须面对面去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和纠纷。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起征面积怎样肯定,农民私自买卖宅基地后又扩大面积的该如何确权,这些问题都需要细致探索。

不过宜城的干部队伍也是蛮拼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触及10.66万户家庭,每户的基本情况是改革最基础性的数据。那个时候正是夏天,我们近500名干部,深入到每家每户,花了2个月时间,把这些数据弄清楚了,并对12类70多种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构成《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专题报告》。新型城镇化改革办的干部们也加班加点,以无私的精神投入工作,有些干部由于过度劳累晕倒在一线。我相信有这样1支积极为改革投入的团队,宜城一定可以交一份合格答卷。

从现在的推动情况看,我们对改革前景充满期待,已明确提出了目标:到2017年,获得“四大成果”:小河镇新型城镇化示范镇通过国家验收;宜城市转移农业人口7.5万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构成可推行、可复制的经验;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到2020年,完成“四大任务”:宜城市转移农业人口1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达5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构成可推行、可复制的宜城经验。

:深化改革需要稳步推动,宜城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李诗:面对改革任务我们时刻保持苏醒头脑,改慢了不行,过于激进也不行。在避免改革步伐踏空、踏错方面,我们侧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是坚持顶层设计原则,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做方案时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为改革打好基础。编制《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时,我们前后召开专题会、论证会30屡次,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既走出去考察学习,也约请专家团队论证,切实增强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2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所有的方案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大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大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是为了老百姓而改革,所以大家必须劲往一块使。

3是搞好试点中的试点,一步一个脚印,不贪大求全,禁急功近利。通过点上实验成熟,获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基层深化改革直接触及大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决不能在百姓的身家性命上出现大面积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沦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iub.com/hzzl/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