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鼾症>>鼾症治疗>>get常识小儿肠套叠防不胜防还得>>
先看看我们小儿外科是干什么的?
刚出生数小时到学龄期就手术的孩子在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渐渐多了,让我们记住的疾病名称也越来越多:先天性膈疝、食道裂孔疝、先天性胃穿孔、肠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隐睾、腹股沟斜疝、肠套叠、脾破裂、血管瘤、小儿鼾症……而我们小儿外科手术也从单一有创到了小儿腹腔镜微创,拥有了粤北地区唯一德国进口的低温射频消融手术系统。
这不,我科上周又碰到两例小儿肠套叠的病人,到医院时都已不适合保守治疗,所幸术后恢复良好已痊愈出院。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4-10个月的宝宝最易患上肠套叠。所谓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上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内,形成肠梗阻。肠套叠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小儿肠套叠几乎全为原发性,他们的肠道本身并无疾病。
为什么会引起肠套叠?
肠套叠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医生认为,由于婴儿期宝宝生长发育迅速,相对来讲消化道发育尚不成熟,功能较差,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父母又不了解这个特点,使宝宝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从而增加肠道负荷,诱发肠蠕动紊乱,最终导致肠套叠。医生们还认为,一些季节性的肠套叠发作则可能与某些病毒的流行有关。
目前,90%的肠套叠找不到明显的发病原因,即医学上说的特发性。腹泻、便秘、服用药物、上呼吸道感染、肠胃过敏与结肠蠕动力增加都可以导致肠套叠,这使得肠套叠几乎是防不胜防,父母们更为此忧心忡忡。
肠套叠有哪些症状呢?
因为预防肠套叠比较困难,父母更要清楚肠套叠的症状,从而在平时多加注意与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在临床上,肠套叠有三个典型症状:
1.阵发性腹痛当肠道前后相套,造成部分阻塞时,宝宝就开始产生阵发性腹部绞痛。这时,宝宝会变得躁动不安、双腿屈曲、有阵发性啼哭,有时还伴有面色苍白、额头冒出冷汗。
2.呕吐与此同时,宝宝常常还会呕吐。当阵发性疼痛过后,宝宝又开始笑闹、玩耍,甚至可以安静入睡。可是过不了多久,宝宝又会因为疼痛而大声哭闹,呕吐,并且很难安抚。这种情况会有规律地出现,并且间隔越来越短。宝宝哭闹时,如果给宝宝揉肚子,有时会在宝宝的右上腹或右中腹摸到一个有弹性、略可活动的腊肠样肿块。
3.果酱样血便在发病初期,宝宝排便还正常,但随着套叠的时间加长,就可能排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时为深红色血水。这是因肠管套牢后,肠壁出血混着肠粘液所造成的血便,这时如果再不及时就医,很容易造成肠坏死,甚至腹膜炎。在明确病因之前,切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影响医生的诊断,贻误病情。
得了肠套叠怎么治?
临床上,肠套叠如果是在24小时内,一般会采取灌肠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复位手术是大家一致接受的治疗方法。在典型年龄组非手术复位后肠套叠的复发率为13%;复位的并发症为肠穿孔,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积液或腹膜腔内见造影剂;如果灌肠失败或肠道已经溃烂穿孔,就不可避免要进行外科手术了。对于反复复发意味着可能存在病理性诱因,一旦考虑存在有病理性诱因,则直接手术治疗。有明显肠梗阻而超声工造影未发现结肠套叠时,应立即进行手术,因为套叠可能位于小肠。
肠套叠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如果发现宝宝阵发性哭闹、呕吐等,应警惕是否肠套叠,医院治疗。
供稿:刘卫平(主任医师)
文编:叶清晓
微编:蒋喜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