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鼾症>>鼾症治疗>>脑血管病已成为南京居民致死的第一原因,该>>
今天是世界卒中日,专家提醒,约有10%的脑梗会发生在睡梦中,而脑梗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5个小时,能在3医院的患者,只有5%-6%。而在南京,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居民致死的第一原因!
打呼打得深?脑梗了!崔阿姨和老伴是北京人,两人都已经年过花甲,前段时间来南京旅游,落脚在明故宫附近的宾馆里。一天游玩下来,老伴早早入睡,和平时一样打起了鼾来。老伴的打呼声崔阿姨平时听得多了,那天晚上却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这呼声怎么比平时响啊,一口气喘老长的?崔阿姨推推老伴,惊讶地发现老伴已经叫不醒了,于是赶紧将老伴医院。通
医院的卒中“绿色通道”,医生给崔阿姨的老伴最快的速度做了影像学检查,确定了脑梗发生的部位,用上了溶栓药物。可喜的是,溶栓药物起了作用,崔阿姨的老伴救回了一条命。
脑梗是怎样影响了打呼的声音呢?该院神经内科李敏副主任医师解释,脑梗的患者会有一些征兆,比如说一侧肢体忽然动不了,偏瘫了,这就是大脑控制不了肌肉了。我们的口腔也是很多肌肉来控制的,脑梗发生后可能发生“舌瘫”,舌头动不了了,会不自觉地往后坠,咽喉后壁的肌肉也会松弛,这都会让口腔的“通道”变窄,打呼就打得响、打得深了。
10%脑梗会发生在睡梦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的重要高危因素,血管壁上的“垃圾”越积越多,一旦脱落,随着血流进入脑部,就有可能发生脑梗。对这样的患者来说,脑梗就像地震一样难以预测,会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力咳嗽,甚至用力排便,都有可能增加风险。
“当脑梗发生后,时间就是大脑。”医院神经内科刘新峰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卒中是可以救治的,每快1分钟救治,患者可以多活两天时间。对于脑梗患者,权威建议是4.5个小时之内上溶栓药物,6个小时之内完成介入取栓。但实际上,能在脑梗发生后3医院的,只占5%-6%。
在夜间,能像崔阿姨这样能及时发现老伴异常状况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一觉醒来才发现自己或是身边人出了状况。李敏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约有10%的脑梗会发生在睡梦中,对这部分患者来说,确定脑梗的时间更难,救治也特别容易错过最佳时间。
有大血管病变吃降压药不要“太狠”“高血压、糖尿病、抽烟等等,都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你拿掉了1个危险因素,发生脑梗或者脑溢血的风险就下降了20%。”刘新峰主任,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南京居民致死的第一原因,中青年患者比例也增加了。发生脑梗的男女比例大约是2:1,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所承受的压力等因素都有关系,女性更年期前有雌激素保护,所以发病的风险比男性要低。
专家同时提醒,发生在大血管的梗阻,比小血管的风险更大,且药物溶栓效果也不理想,常需要继续进行介入取栓才能疏通血管。因此,及时发现是否有大血管病变,对预防脑梗意义重大。65岁以上市民或者脑梗的高危人群,最好做一个颈动脉超声来确定大血管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血管有病变,且合并有高血压,那么医生一般会建议吃降压药就不要“太狠”,否则血压偏低,睡觉时心率变慢,血流容易在病变处变缓产生“淤积”。对这类患者来说,血压控制得比标准稍高一些,反而更安全。
如何预防脑梗的发生?1.生活习惯:血压过高,血液过于黏稠是导致脑梗出现的其中一个原因,所以日常饮食上应该注意清淡、保持多样性,结合食物的特性进行降脂食疗。例如食用含钾食物,帮助预防中风;吃含钙、锌食物,可以帮助减少血管收缩性,阻止血压过高。
过度劳累、休息不好反而容易复发脑梗塞;抽烟易引起血管收缩,增加脑梗风险;而大量饮酒不仅损害肝脏,还对血管有损害,进而提高了脑梗复发几率。
2.运动方面:每日适度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而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帮助机体消耗过多的脂肪沉积,还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塞的情况,这对防止脑梗复发有很大的帮助。有效预防脑梗复发的运动方式需要以个人身体素质来决定的,要在没有疲劳感的条件下选择合适自己的体育锻炼,例如打太极、散步、慢跑等。
3.心态方面:研究者们还发现,长期受不良情绪困扰的人,其血管神经调节会出现异常,有可能会导致脑部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脑梗的出现。可见,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还能有效防止脑梗复发。
4.注意保暖:或许你还不知道,季节交换、受冷空气刺激情况下,脑梗塞的发病率会比以往的要更高些。原因是冷空气会刺激血管收缩,使血液浓度、黏稠度上升,进而容易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5.抗凝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易得脑梗塞,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可首选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如患者禁忌口服抗凝剂,也可口服阿司匹林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来源:扬子晚报记者杨彦,综合搜狐健康等内容编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