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鼾症>>鼾症危害>>康复医学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
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的目的
1防止并发症
2防止废用综合症产生
3防止肢体痉挛产生
4为以后全面康复打下基础
卒中后异常姿势
同义词:痉挛性偏瘫,Wernike-Mann姿势
上肢姿势:肩关节内收、下垂、后缩。上臂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下垂。手指屈曲、握拳。
下肢姿势:骨盆上提。下肢外旋。髋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踝关节下垂,足内翻,步行时足掌外侧落地。
CVD后的异常运动模式
联合反应(Associatedreaction):
表现是患肢无随意运动,由于健肢的运动引起患肢的肌肉收缩。是脊髓的随意异常运动,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在上肢呈现为对称性;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屈伸为相反的表现。它可用于诱发患肢的活动。
共同运动(Synergicmovement)
由意志引起的但只能按一定模式的运动称之共同运动。其组成部分为随意,部分为不随意运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原始性运动。在瘫痪恢复的中期出现。此时要注意不要强化这种模式,不然对功能的恢复是不利的。
姿势反射
体位改变引起四肢屈肌、伸肌张力按一定模式改变称姿势反射。为脑干、脊髓所控制,在瘫痪早期出现,随着病情好转,姿势反射逐渐减弱,但很少完全消失。计有:
□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其他
紧张性颈反射
非对称性
颈转向,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屈肌优势。
对称性
颈前屈: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颈后伸: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
?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
?躯干向右扭转时,右侧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优势;左侧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肢优势。故卒中病人卧位时躯干应扭向健侧。
其他
侧卧位:上侧上下肢屈肌优势,下侧上下肢伸肌优势
站立位:上侧屈肌优势,下侧伸肌优势
Brunnstrom偏瘫后恢复六阶段(过程)理论
?第一期松弛性瘫痪,无活动
?第二期在共同形式下的活动,出现痉挛
?第三期主动运动的出现仅见于肢体共同运动形式时,痉挛增强
?第四期在共同形式活动外,出现随意运动,痉挛减轻
?第五期能出现对个别或单独活动的控制
?第六期恢复至接近正常活动控制
早期康复内容
一、早期康复涵义
二、合理选用床垫
三、翻身与体位改变
四、保持良肢位
五、被动活动
六、坐位训练
七、床上动作训练
卒中后异常姿势
握拳姿势(Bobath握拳)
主动辅助运动
向健侧翻身
搭桥活动
躯干活动训练(肩髋反相活动)
坐位姿势
急性CVD国内外早期康复动态
Jorgensen(ArchPhysMedRehabil,;76:)
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结果:除死亡例(21%)外,95%的病人于12.6周内功能恢复,80%的病人ADL在发病第6周内达到最好程度。
极严重、严重、中等、轻病人,ADL达最好分别在20,17,13,8.5周。后不再进步。ADL的恢复约2周先于症状的恢复。
急性脑卒中的康复研究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牵头的全国15家医院的多中心、大样本设有对照组的“九五”公关课题于年11月结题,已由我国卫生部鉴定、验收。
方法学:病人数:例。康复开始于病后2周内。设有对照组。以Bobath法康复,每日一次。康复时间至28天。康复前、后以我国神经系统缺损量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与ADL的MBI评定。少数病例随后康复至45天,3个月后评定比较。
结果
1、康复方法与所定标准合适、安全、有效,未见有明显的并发症
2、28天康复组在运动功能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降低了神经功能缺损分,提高了ADL分,改善了肌张力
3、降低了合并症如偏瘫后肩病、足下垂等
4、28天后继续康复至45天组,效果更好,其功效明显优于28天时,7天内康复与14天内康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4天后康复仍有效。
-end-
脑卒中(中风)的10大误区!
脑卒中康复训练|床上主动训练
康复评估:脑卒中康复评定量表汇总
免费领|脑卒中康复资料合集
老巷枯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