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鼾症>>鼾症症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SAS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西医多以对症、兴奋呼吸中枢、手术及器械治疗为主,疗效不确切,且副作用较多,患者不易接受;中医以鼾证为切入点亦对其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并采用整体调节、辨证施治,通过调整患者整体状况来达到治疗效果。
鼾,俗称打呼或打呼噜,是指人在“熟睡时发生的鼻息声”。张仲景的《伤寒论·第六条》中,首次引入了“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明代张景岳在他的《景岳全书》中论阳虚喉闭时曰:“因喉痹而过于攻击致伤胃气者,有艰于食饮仓禀空虚亦伤胃气者,……以至声如鼾睡,痰如拽锯者”。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其有肥人眠作声者,但肥人气血沉厚,迫隘喉咽,涩而不利亦作声”,“鼾眠者,眠里咽喉间有声也。人喉咙上下也,气血若调,虽寤寐不妨宣畅,气有不和,则冲击咽喉,涩而不利亦作声”。
祖国传统医学对本病没有专门论述,对于本病的描述散见于痰证、多寐、失眠等病症之中,本病临床表现颇多,主要有夜间睡眠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多梦、恶梦、遗尿、白天困倦、嗜睡、头痛、烦躁、记忆力下降等等。临床表现不同,中医分型也各不相同,但是目前鼾症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较少,现有的一些证候分型的研究样本量小。再加之目前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严重性、重要性和普遍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临床诊治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情况,而且中医治疗在疗效的评价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众多中医学者的研究结果综合认为:长期饮食不当或久病失治导致气虚痰浊内生、脾虚失运、痰湿内阻、气滞血瘀、肺脾肾虚、心阳不足、痰湿肥胖体质等是SAS发生的重要因素,SAS病程日久形成瘀血,痰浊瘀血相互胶结,更加重气机不畅,致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我们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制定规范的中医辩证分型方法以便进一步指导中医治疗,筛选出有效的中药方剂以针对不同分型治疗,并规范和统一疗效评价,同时开展大样本量研究,以探索中医的有效治疗方法,体现中医治疗的优势。
正确认识中医,难道只能让他走向世界吗?点击阅读原文
科普贴电磁辐射到底是什么鬼早期肝硬化能治吗